一、菜籽粕的來源及應用簡述
飼料原料目錄
油菜是世界第一大油料作物。菜籽粕是以油菜籽為原料,經壓榨或預壓-浸提法取油后所得產物。是一種良好的蛋白質原料,但由于含有硫葡萄糖甙、芥酸、單寧、植酸等抗營養成分,使得菜籽餅粕的應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。與普通菜粕相比,雙低菜粕有較低的芥酸和硫代葡萄糖苷含量,加上經發酵、酶解處理后得棉籽粕,將有效降低菜粕中抗營養因子硫苷、植酸含量,大幅提高小肽含量,對擴大菜粕蛋白的使用具有重要意義。使得其能夠更好的應用于動物飼料中。
二、菜籽粕生產工藝
菜籽的壓榨工藝主要分為兩類,即壓榨法和浸出法。壓榨法常用設備為95型,浸出法常用設備為202型和338型等,與壓榨工藝相比,浸出工藝具有粕中殘油少、出油率高、加工成本低、生產條件好、油料資源得到充分利用等優點。
以油菜籽為原料,用壓榨法和土法榨取油后的副產品稱為菜籽餅;用浸提法或經預壓后再浸提取油后的副產品為菜籽粕。油脂廠多稱95型的菜粕為二次粕,而把其它型號機器生產出來的,稱為一次粕。
菜籽粕的生產工藝——一次粕
菜籽粕的生產工藝——二次粕
菜籽餅的生產工藝
三、菜籽粕的質控
NY/T 126-2005 飼料用菜籽粕
GB/T 22514-2008 菜籽粕
GB/T 23736-2009 飼料用菜籽粕
1、感官鑒別
a、色澤:正常的菜籽粕為黃色或淺褐色,同時菜籽粕有一定的油光性。不同得油菜籽會造成菜籽粕的色差,但同一批次色澤應均勻一致。
b、氣味:具有濃厚的油香味,無發酵、霉變等其它異味。
c、性狀:松散的片狀、粉狀,無結塊。
d、雜質:不得摻入菜籽粕以外的任何其他物質。(過篩、鏡檢)
2、理化指標:
a、鏡檢:種皮是主要的鑒定特征,菜籽種皮和籽仁片不連在一起,很薄,易碎,表面有油光澤,可見凹陷的刻窩,形成網狀結構,種皮內表面有柔軟的半透明白色薄片附著。籽仁(子葉)為小碎片,形狀不規則黃色無光澤,質脆。菜籽粕常見摻假物有沙土、石粉、稻殼等廉價物,摻入這些物質會明顯降低粗蛋白質含量,故摻假菜籽粕還同時會摻入非蛋白氮類物質(包裹或不包裹的晶體物質尤其注意)。
b、常規指標:水分、粗蛋白、粗纖維、粗灰分、粗脂肪等。
c、非常規檢測:氫氧化鉀蛋白溶解度( ≥35%,95型蛋白溶解度≥20%)、亞硝酸鹽(≤15mg/kg),而異硫氰酸酯(硫葡萄糖甙的降解產物)需要氣相,一般飼料廠無法檢測。
d、關于儲存:據資料,由于菜籽粕含磷1.29%,易燃,又有脂肪,所以夏季應避免高溫儲存。
編輯:劉金娥
免責聲明:
- 1、河南畜牧獸醫信息網刊登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文章內容僅供參考,并不構成投資建議,據此操作,風險自擔。
- 2、河南畜牧獸醫信息網轉載的文章均已注明來源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內容僅供讀者參考,如有侵犯原作者權益,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?。娫挘?371-65778965 )
- 3、河南畜牧獸醫信息網原創文章,轉載請注明出處及作者。感謝您的支持和理解!